中国债务怎么来的?
我直白的说吧,中国的债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举着发展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不断发行债券、贷款形成的。 先说贷款,这个很好算,2015年政府开始大规模减税降费,导致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同时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不得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同时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并购重组等,这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信贷总额的扩张(也就是钱变多了),具体的数据可以去各大券商研报里翻,我是直接拿的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上图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金额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到从2013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16年底已经比2012年底增长了87%,而2016年全年GDP也才增长6.7% 再看看债券,这个统计起来稍微麻烦点,因为发行的债券金额需要加上利息(本金在利息的基础上扣除),而且各年份发的债券加一起也不是很准确,所以我只选了比较代表性的国开行发行的债券来表示。上图是国开行(代表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发行的历史,可以看到2009年以后几乎每年都发行债券(除了2014和2015两年),2014年和2015年的发债规模其实不低,只是相对于之前几年明显减少,原因是2014年财政收入增幅创近三十年新低,同时2014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为了稳增长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手通过特别国债(这个仅限于14和15两年的特别国债,不是长期国债)+央妈降准/再贷款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方式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
以上就是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和企业借款(也就是企业贷款,也包括个人贷款)组成的国内债务。 而对外债务主要就是央行代管的金融性公司(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对我国的信贷(贷款+担保承诺)。 最后,关于大家关心的债务率问题(广义和狭义的债务率计算方法有区别,这里用狭义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自IMF): 我国政府的杠杆率(广义负债/GDP)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由政府持有金融资产产生的收益来还款,负担相对较小;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要明显高于政府部门,所以企业部门借的钱还是要还的!另外我国非金融企业的外债也相对较高,2016年底达到2515亿美元,主要借国外资金用来搞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路桥水电气的工程),这部分外债产生的外汇盈余会交给国家用于经济建设或偿还有息负债。